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

從統計迴歸現象及霍桑效應,申論提高研究之內在效度的方法~

就統計迴歸現象來說,在取樣的方法上和內在效度有相當大的關係。如書中所提到的,如果取到的樣本過於極端,則內在效度則會相當低,使研究結果不具代表性。所以為了避免統計迴歸現象的干擾,當研究對象少時可用簡單隨機抽樣,研究對象多時可用分層隨機抽樣或系統隨機抽樣的方式,這樣一來所取到的樣本的分布就會較為"常態",極端值較少,如此一來即可有效的提高內在效度。

霍桑效應,它原指的是心理因素影響工作效率的現象;但在研究方法裡的霍桑效應,則是泛指受試者之心理因素干擾或影響研究結果的現象。例如,當學生和老師得知督學要到學校裡進行評鑑時,大家的上課情況及態度就會表現的非常規矩和有禮,但實際上平日則是相當懶散與隨便,如此一來變無法觀察到原本真正的反應。所以為了降低霍桑效應,有些實驗法的研究者就會隱瞞研究的真相,例如:給受試者吃某種藥物並告知其是止痛藥之類,但實際上該藥物是減肥藥。而有些觀察法的研究者則是會採行非參與者觀察的方法進行觀察,例如:當受試者在一個空間內進行活動時,研究者待在一旁的暗房進行觀察,受試者並不知情有觀察者的存在,這樣便可觀察到受試者較原始的反應,以降低霍桑效應。

沒有留言: